方便快捷订购本站上的所有书刊。
精选优秀少儿书刊!
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教育前沿
孩子沉迷手机网络的真相
来源于:新浪博客 作者: 上传时间:2014-03-18 点击数:20370
    很多家长来信咨询,他们的孩子沉迷于手机、网络,也有同学来信,对自己控制不住玩游戏感到惭愧,可还是欲罢不能。到底是什么控制了这些孩子?
    我先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实验:
    在1954年,美国的科学家奥尔兹和米尔纳利用小白鼠做实验,他们把小白鼠放进笼子,将电极植入一些实验鼠的不同脑区,电极的另一端,则连接到鼠笼内的一个踏板上。在试验人员诱导下,每当小白鼠自主踩动踏板时,就会有一次微弱电流刺激它的某个脑区,从而使小白鼠产生兴奋。有一些小鼠迷恋上了这项活动,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地踩动踏板,甚至忘记实验人员送来的食物和水,最后直至衰弱死亡。
    奥尔兹和米尔纳这个经典实验,证明了动物大脑内存在一个区域能让动物产生兴奋,这种兴奋感只要通过踩一下踏板就可以获得。对于小白鼠来说,找到了这个踏板就如同看到了终极幸福。
    这个区域被现在的神经科学家称为“奖励”系统,是人脑最原始的动力系统的一部分。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,它就释放出一种叫“多巴胺”的神经递质。多巴胺会告诉大脑其他部分他们需要注意什么,怎样才能让贪婪的我们得手。每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的时候,大脑就会说“再来一次,这会让你感觉良好”。 大量的多巴胺并不能产生真正快乐的感觉,那种感觉更像是一种激励,或者是欲望。

    并非只有电脑中的电极能激活这个系统,世界上充满了能带来刺激的东西,从饭店的菜单,到乐透彩票、电视广告,还有网络游戏,这些都有可能让我们变成真人版的奥尔兹和米尔纳的小白鼠。

   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,奖励的承诺可以用我们上网时的行为来打比方——我们搜索,再搜索,搜索更多的。我们点击鼠标,就像笼子里的小白鼠想再感受一次电击一样。我们追寻着难以捉摸的奖励,直到最终觉得满意。手机、互联网和其他社交媒体可能是无意中激活了我们的奖励系统,但电脑和电子游戏的设计者是有意识地控制了人们的奖励系统,让玩家上钩。“升级”和“获胜”随时可能出现,游戏就这样激发了人们的兴趣。这也是人们很难戒掉游戏的原因。一项研究发现,电子游戏刺激和使用苯丙胺(一种药物)时产生的多巴胺一样多。正是这种多巴胺的增加使人们会对这两种东西上瘾。具有不确定性的“得分”和“升级”会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停燃烧,让你像是被粘在了椅子上一样。每个人对此可能有不同的看法,有人会觉得这增加了娱乐性,也有人觉得这是对玩家不道德的剥削。不是每个抓住游戏机操控杆的人都会上钩,但对那些意志力不够坚定的人来说,游戏和毒品一样令人上瘾。2005年,28岁的韩国锅炉修理工李承生在连续50个小时奋战“星际争霸”之后死于心血管衰竭。他不吃不睡,只想继续玩游戏。听到这件事的时候,我们很难不联想到奥尔兹和米尔纳实验中力竭而亡的小白鼠。
    看完我上面的介绍,也许你会问,我如何增强我的意志力,我可不想当小白鼠。如果想拥有自控力,就要区分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,和让我们分散精力、上瘾的虚假奖励。区分这两种奖励非常重要,因为这不是很简单的事。当我们受到诱惑时,先想想,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